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黔货出山
目前,赤水楠竹资源已达 52.8 万亩,竹笋产量达 5 万吨,赤水楠竹笋已通过贵州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赤水不产熊猫,却盛产竹类,
赤水家家户户吃竹、用竹,
生产、生活与竹息息相关。
赤水人居不可无竹、食更不可无竹,
人们于是昵称竹食品为“熊猫菜”,
赤水人也就顺理成章变为食竹的“熊猫”。
赤水一年四季皆有竹食,
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
冬笋炖鸡,是小编冬天里最爱吃的一道菜。脆嫩清香的冬笋,鲜美的汤汁,还有被竹香附体的鸡肉,每一口都能让你享受到“山珍”的原汁原味。
脆嫩爽口,竹乡美味
眼下正是吃冬笋的好时节。冬笋既可炖汤又可生炒,吃起来又脆又嫩的,回味中还带有一丝清甜。
和春笋、夏笋相比,冬笋是尚未破土而出的幼笋,所以笋质会更加鲜白脆嫩、清脆爽口。
冬笋的膳食纤维会少很多,口感上更细嫩。而在赤水这特别的地理环境下滋养出来的冬笋,具有草酸含量低的特点,即使不焯水也不会有麻口的感觉。
贵州赤水,被誉为“竹子之乡”,是一个被 131 万亩竹海环抱的世界。从远处眺望,一望无际的莽莽绿原,铺山盖岭。山坡上、丛岭间、小河边,竹子的枝干节节挺拔,昂然挺立,数落大方。
赤水楠竹就广泛分布在赤水葫市、丙安、两河口等 16 个乡镇海拔 600 m以上地区,这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生态环境优越,适宜楠竹生长,也造就了赤水楠竹笋的优良品质。
目前,赤水楠竹资源已达 52.8 万亩,竹笋产量达 5 万吨,赤水楠竹笋已通过贵州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长征路上,雪中送“笋”
1935年,红军一渡赤水时,正是最寒冷的时候。此时山里的山珍野味早已躲藏起来准备过冬,而红军又不肯给当地农户增加负担。
于是,领导下令,所有的红军战士作战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在山间竹林里寻找竹笋充饥,最终得以度过艰难时刻。
可以说,赤水冬笋在“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中功不可没。
挖笋要“看竹找笋”
挖冬笋的时候,首先要“看竹找笋”。一般来说,可以观察竹叶,如果发现有些叶子呈暗绿,有些带黄的颜色,那么这棵竹子很可能有冬笋。
其次,要选择土比较松的地方。埋藏冬笋之处,往往泥土会稍稍隆起,并且伴随着一道裂痕,这就说明“土里藏笋”。
找到冬笋后,需要小心翼翼地将它周围的土拨开,找到生长它的竹根,一直挖到竹根和笋的交接处,这样才有益于保嫩保鲜,也更完整。
一颗冬笋,多种做法
“赤水楠竹笋”是圆锥形的,顶端微微弯曲,外壳是泥黄色的,鳞片似的笋衣紧紧地包住笋芯。
剥去外壳后的冬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鲜!嫩!
嫩笋的根部看起来比较短,而且长得比较饱满,用手捏一下,感觉会比较紧实。
冬笋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
拿来做菜,荤素皆宜,清炒、炖汤、做饺子馅……和鲜肉搭配,更是能将“鲜”发挥到极致!
冬笋正当季,
或许你还差一碗“冬笋鸡汤”,
伴你度过这个冬季!
来源:赤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