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全域旅游
温泉的微量元素浸润中放松身心,如果你痴迷于保健养生,来花间池温泉度假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花间池温泉度假区
花间池温泉度假区位于瓮安县草塘镇,集网红打卡、高品住宿、养生餐饮、商务接待、温泉体验、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拥有神奇“龙凤双泉”,其中龙泉富含硫、偏硅酸、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凤泉的锶、锂、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龙凤双泉”均有着神奇的保健作用,被誉为地质奇观。
温泉特色
温泉原汤均取地下2700多米的深处,水温为56℃、49℃,水量每天约4000立方米。该度假区专注于温泉养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独家研发的“七心温泉养生模式”(即洁身—舒心、问道—安心、选汤—省心、入汤—静心、汤补—爽心、导引—养心、静悟—清心),独具特色,颇受市场青睐。
玩法推荐
温泉的微量元素浸润中放松身心,如果你痴迷于保健养生,来花间池温泉度假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泡完温泉,可在度假区周边游览。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戏楼——古邑双面大戏楼,闻名遐迩的古邑黔山进士楼,贵州最大的木结构书院建筑——旗山书院,贵州唯一尚存的安抚司署衙——草塘安抚司衙署,以及猴场会议会址、傅玉书故居、十八烈士陵园、瓮余湄剿匪司令部旧址等景点。
住宿餐饮
住宿:客房有独立阳台,可欣赏优美的园景、河景,部分房间阳台配置私人温泉泡池。
美食:有风味独特的特制泡菜——漤菜;有用新鲜鸭蛋加工腌制而成的生吃食品——松花皮蛋;有味道纯正的豆油皮;有用牛肉、心、舌、脑、鞭、筋、蹄花等作为食材的生杂火锅。草塘红米饭庄的红米饭加南瓜汤,让人们在产生红色历史联想。
交通:
从贵阳出发走贵瓮高速公路,路程不过150公里,只需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可从余庆、开阳、福泉方向进入,各个方向均为高速公路,行程十分方便。
龙里问水温泉小镇
问水温泉小镇位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中铁国际生态城白晶湖畔,距贵阳中心城区12公里,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仅6公里。小镇以民国风貌的建筑街区与林水呼应,形成山水互连、人文自然和谐一体的独特风景。小镇主要有温泉泡浴、酒店住宿、全时餐饮和休闲娱乐4个主要业态板块,形成以温泉泡浴为核心,住宿为辅助,餐饮为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与体验,通过街区进行多业态串联的一站式休闲游乐目的地。
温泉特色:
泉区分布有室内、室外两大温泉板块,4个温泉泡区,30多个不同类型的独立泡池。温泉水资源来自地下2851米的地热水,达68.8℃,PH值7.81,属有医疗价值的碳酸氢盐类弱碱性单纯温泉,宜于软化皮肤、去除皮肤角质、美肤养肌,水质对身体刺激小,各类人群皆适宜。
玩法推荐:
温泉泡浴由35个室内外泡池(含4个室内泡池、1个室内儿童池、1个户外鱼疗池、6个户外疗养药池、23个户外园林景观泡池)、无边际游泳池、儿童戏水池、接待区、淋浴更衣区、干湿蒸房、地热休息区、餐饮服务区、休息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过夜留宿区、多功能娱乐房、唱歌房等功能板块组成。
住宿餐饮:
因距贵阳市区很近,故住宿考虑在贵阳市区。游玩时可在小镇的小吃坊闲吃酣饮,美食有龙里邓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辣子鸡、鸡辣椒、等系列产品,可现吃可打包。龙里刺梨、龙里豌豆尖,都是地理表示产品,味道鲜美。而薄荷凉拌牛肉,最受人们青睐。
交通:从贵阳市区自驾,在手机上搜索“问水温泉小镇”可直达,半个小时内可走完全程。可在贵阳市区逸天城(省委对面)乘坐804路公交车直达。
编者按:
浸入微量元素丰富的矿物质泉水之中,感受温暖泉水轻抚肌肤、打开毛孔,紧绷的神经在蒸腾的热气里缓缓放松。
当“90后”也开始在保温杯里泡枸杞,“养生”一词就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除了泡枸杞,也要拿自己“泡一泡”,泡温泉自然是度假旅游的热门选择。与此同时,人们对温泉的理解也正在悄然改变:不仅冬天可以泡,春、夏、秋也有新玩法;不仅能在温泉水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完善的酒店服务、齐备的配套娱乐也让人来了就不想走;不仅能一个人放空精神,情侣、家人都能一起进行轻松的温泉之旅。如今的温泉花样百出,在天然泉水中加入各种材料,牛奶浴、花瓣浴、玫瑰浴、红酒浴、中药浴……多种多样的选择让游客兴趣倍增。
地热资源丰富的贵州,温泉中富含氡、硫、铁、钙、锶、硒、铜、锌等30余种微量元素,全省88个县中有70多个均有温泉资源分布,已开发的温泉景区已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结合贵州丰富的民族医药等大健康资源,贵州省作出打造“中国温泉省”的决策部署,之后,贵州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旅游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推进相关项目实施。
随着贵州文化旅游逐渐复苏,部分温泉景区也逐步恢复运营,此次疫情让人更知健康可贵,对旅游的康养功能也提出更高要求。疫情结束之时,或许你急需一次放松身心的温泉之旅,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也贴心为读者送上这份“温泉康养指南”,以9个市州进行划分,向你推荐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温泉景区和酒店,做好攻略,助力你的养生之旅。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陆青剑
图、视频:黔南州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