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依托民族文化遗产 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全域旅游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积极推进非遗重点项目集中连片保护,大力实施侗族大歌保护及苗族民歌保护工程。

贵州黔东南,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一个民族歌舞多姿多彩、民俗节庆丰富多样的文化大州,其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为黔东南州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让黔东南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一路高歌。

2012年12月,为保护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增强民众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国家文化部批准黔东南州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纳入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体系。

顶层设计 绘就多彩蓝图

黔东南依托民族文化遗产 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只是一块招牌,想要民族文化遗产得以良好传承与发展,着眼全局的规划蓝图、结合实际的行动纲领才是制胜关键。

黔东南州高度重视对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早在2014年,在原贵州省文化厅全力组织下,黔东南州启动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复同意总体规划,2017年9月,黔东南州政府印发实施了《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计划(2017—2020)》(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明确了三年内实验区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规划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结合黔东南州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系统、科学、合理地提出了实验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措施,将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文化传承人等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科学、有效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的发布实施,为黔东南州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明了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也为黔东南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升级版,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传承创新 增强文化魅力

黔东南依托民族文化遗产 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8年9月29日晚,黔东南州剑河县苗族飞歌嘹亮、响振山谷,来自凯里、雷山、台江、剑河、丹寨、黄平等县市选拔推荐的16支苗族飞歌队伍,在2018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第一届苗族飞歌百村歌唱大赛决赛活动现场展开激烈角逐,决赛现场人山人海,阵阵悠扬的飞歌、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让现场观众连连称赞。 

2018年12月3日,黎平县尚重镇上洋村侗族琵琶歌悠远绵长、声声入耳,“2018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黎平县第三届四十八寨侗族琵琶歌·洋洞邀请赛”现场热闹非凡,黎平县尚重、大稼、平寨、德化、九潮和榕江县寨蒿、朗洞等乡镇48个侗族村寨、社区共37支队伍、267名歌手齐聚,唱响侗族琵琶歌,吸引了游客及当地群众近万人观赏。 

两次民族歌唱大赛的成功举办,深入推进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了苗族飞歌及侗族琵琶歌的保护传承发展,增强了民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营造了文化生态保护浓郁氛围,是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苗族飞歌与侗族琵琶歌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歌唱大赛,增强了当地旅游文化吸引力,吸引了大量游客走进来,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据悉,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积极推进非遗重点项目集中连片保护,大力实施侗族大歌保护及苗族民歌保护工程。积极举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百村歌唱大赛”及“苗族民歌传承保护发展百村歌唱大赛”评选活动,通过开展歌唱大赛、组建专业演艺队伍、建立民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激发了群众传承侗族大歌及苗族民歌的积极性,壮大了民族文化根脉,而侗族大歌、苗族民歌亦成为当地旅游吸引物,无数游客“闻声”而来。 


空间保护 释放旅游效益

黔东南依托民族文化遗产 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断加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力度,对民族文化村寨及传统村落里的戏台、鼓楼、花桥、芦笙坪、歌堂、斗牛场等场所空间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对重点传统节庆活动,如苗年、侗年、苗族鼓藏节、苗族芦笙会等加强重点保护,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规划建设雷山县格头村(苗族医药)、雷山县控拜村(苗族银饰)等非遗工作站;规划建设丹寨县石桥村古法造纸、台江县施洞镇苗族银饰、台江县反排村反排木鼓舞、从江县高华村瑶族药浴等非遗保护利用设施;规划建设黎平县千户侗寨肇兴村、侗族摔跤之乡四寨村、侗寨粮仓黄岗村、丹寨县古法造纸之乡石桥村等传统村落…… 

一处处璀璨的文旅景观,展示着黔东南旅游灿烂的笑靥;一波波新增的就业机会,彰显着黔东南旅游巨大的潜力……2018年,全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次,间接从业人员达30万人次。 

多套组合拳整合发力,让黔东南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散发出灼灼光彩,让黔东南民族风情风靡四海,赢得游客关注向往的目光,让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旅融合之路走得更加从容自信,让游客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遇见“诗与远方”。

来源:中国旅游报

相关推荐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