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自合作社建立以来,村民每月有1000多元的务工费,每年的分红1万元以上,游客来游玩,住宿、餐饮等都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很多老百姓依托旅游已脱贫致富。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大方县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美丽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才振兴、少数民族文化振兴和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的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引凤还巢人才回归,开启贫困村致富之门

凤山乡店子村火封丫村民刘明凤之前在外务工,从事汽车运输行业,参加一次县里的回乡创业座谈会后,便回到家乡组织村民发展起了旅游,他说:“当时选择来火封丫是县政府出台了流转土地的政策,鼓励农户创办专业合作社,想着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可多数青年都外出务工了,只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大面积的土地都丢了荒,于是暗下决心要改变家乡的面貌。”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刘明凤组织了105户村民将近投资了1200万元初步建立起了集民族文化、主题乐园、休闲娱乐、蔬果采摘等为一体的旅游基地。基地主要以村民流转土地+众投分红的模式进行发展,为了让利村民,刘明凤也只拥有很少的股份。

以前的火封丫道路泥泞,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没有多少收入,村寨里到处是垃圾,饮水也非常困难。自从刘明凤返乡创业发展旅游产业后,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加强了,道路变成了柏油路,垃圾统一处理,饮水条件得到了改善,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自合作社建立以来,村民每月有1000多元的务工费,每年的分红1万元以上,游客来游玩,住宿、餐饮等都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很多老百姓依托旅游已脱贫致富。

 

依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绿色宜居家园

在兴隆乡菱角村,结合六寨苗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民族特色文化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先后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围绕“富、学、乐、美”四字方针,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扎实推进,夯实基础、美化乡村面貌、提升群众素质、增强百姓收入。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跳花坡节的时候游客非常多,看见大家都来买自己做的首饰,我也拿我之前做的来卖,游客们都是排队购买,才4天就赚了差不多5000块。”苗族女孩王敏说。

2016年,菱角村被评为“全市文明村”,2017年,菱角村被国家住建部公布为“保障基本示范村”,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现场观摩会走进菱角,全省“我们的节日•端午”集中示范活动在兴隆乡菱角村举行,昔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菱角村逐渐展露于世人面前,发展越来越好。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建造和谐有序庄园

“过去的木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收入渠道单一,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木寨村党支部书记姚芳说。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木寨村村支两委通过学习借鉴“塘约经验”,采取党建引领、村社共建模式,依托民族文化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把交通优势、水源优势、气候优势和白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制定“发展旅游、拓展服务业、提升种养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助推脱贫攻坚。

木寨组成立木寨生态旅游开发合作社,社员为全体寨民,社员以120亩自有土地折价入股,推选出代表参与建设和管理。经测算,采取土地入股方式,寨民入股自有土地年收益实行“保底+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年收益的可由450元增至1000元,合作社盈利后,收益将依据入股比例大幅增加。

全域旅游看贵州:大方县乡村旅游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合作社社员薛银辉、姜静、杜昌顺等能人引领下,寨民积极加入合作社,并参与到小青瓦、雕花窗、转角楼、白灰墙、穿抖枋的“贵州民居”改造和“三改”、路、桥等建设中,既改善了寨民的居住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又突出了地方特色、扮靓了民族村寨。

作者:李述根

来源:大方发布

相关推荐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