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梁正远说:“2016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45名老师傅、60名学徒动员了进来,带动起24户贫困户共77人。靠着芦笙产业,整村年均创收15万余元。”

从江县贯洞镇的今影村,住着一位侗族老人,名叫梁荣新,当地人都赞他做的一手好芦笙。

他做的芦笙到底是怎样一个好法?10月26日,记者实地探查了一番,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穿过村寨,爬上一段斜坡,梁荣新的家便出现在眼前。还没走到门口,老人家已经迎了出来。他身穿侗装,瘦高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精神矍铄,热情洋溢。

“做这个,我已经是家里的第五代传人了。”梁荣新坐下来,指着握在手里的一个小芦笙说。

“这种芦笙,六根响的,专门用来吹奏歌曲。”他说着,按住音孔,轻轻吹了几下,那悠扬的声调,传出去好远。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记者从他手里接过芦笙,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这芦笙不仅形制小巧,而且做工细腻。

记者是外行人,听得“六根响”三个字,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梁荣新笑着解释说:“就是有六根竹管可以发音,我们说习惯了,管它叫‘六根响’。”

“不只有‘六根响’的,还有‘八根响’、‘五根响’、‘三根响’。”梁荣新说,“几根响,就是几个音调,竹管根数越多,音调也越多。”

他说得再浅显不过了。这就和弦乐器是一个道理,三根弦的只有三个空弦音调,四根弦的就有四个空弦音调……弦越多,音调越多。

老人家见记者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乐了,走进屋里,捧出几把芦笙,搁到门边的墙上,一把一把指过去,说:“这把‘三根响’的,过年、比赛的时候用;这把‘五根响’的,牛打架、接待客人、拦门用……”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他不仅介绍得详细,还端起来吹奏。只见他腮帮子微微一鼓,芦笙立马受到震动,发出嘹亮清越的声音。

这么响亮悦耳的芦笙,制作起来总得有几手诀窍。谈起芦笙的制作过程,梁荣新来了劲。

“做芦笙,选竹是第一道工序。竹子当然是越老越好,但这种老竹可遇不可求,大多时候还是得用新竹。新竹也有讲究,得找那种被太阳晒得到,并且看起来发黄的竹子。”梁荣新说,“把这种竹子弄回家后,还得放火上,烤掉里面的水分,竹管的共鸣共振才能好。”

“竹子选好了,接下来就是装铜片。”梁荣新说,“铜片这东西很重要,吹进竹管的气流先是震动铜片,再由铜片震动竹管,芦笙就是这样发出声调的。”

“铜片不只影响着芦笙的声调,还对芦笙的音量、音色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是芦笙最核心的部件了。”梁荣新说,“做铜片可是个技术活,先得把一张粗糙的铜皮,剪成好几块小片,然后用小锤把铜片打薄,再把被打薄的铜片磨光滑。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证铜片的均匀,不然,太薄了,声音吹不出来,太厚了,又吹不响亮。”

“有些做工不好的芦笙,嘴皮子吹‘辣’了,也吹不大声,铜片做不好就是一个重要原因。”梁荣新总结说。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这些技术细节,经梁荣新娓娓道来,听得让人从心底发出赞叹。但这还不是梁荣新压箱底的功夫。

他取出一大把用细绳串起来的竹管,这些竹管显然有年月了,看起来老旧泛黄、光滑得发亮。

这一大串竹管参差不齐、长短不一,是梁荣新自己做的芦笙“校准器”,算是他的压箱宝贝了。

“做芦笙就是以这个为参考,一共十二根竹管,每一根代表一个音调,依次是八小、八大、九小、九大、十二小、十二大、十三小、十三大、十四小、十四大、十五小、十五大。”梁荣新说。

梁荣新不懂现代音乐,他也说不清这些数字对应的是现代音乐中的什么音调。如此标记,也算是侗族芦笙制作、甚至侗族芦笙乐的一大特色了。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端详这些竹管的表面,能发现两个有趣的细节:一是有用小刀划出的几道横向小刻痕,就像温度计的刻度;二是同样用小刀,绕着竹管一圈,划出圆形的刻痕。

梁荣新说:“横向的这种刻痕,用来比对铜片的长短。圆形的这种刻痕,用来校对竹管的长度。”

仔细查看芦笙,会发现其上发音的竹管是长短不一的。短管的音调高,装在上面的铜片就较短;长管的音调低,装在上面的铜片就较长。竹管的长度与铜片的长度依照严格的标准相互对应。

梁荣新所展示的这串“校准器”,可谓为芦笙的制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

身怀这样一套制作芦笙的精妙法门,前来叩门拜师的弟子自然不在少数。其中,梁安国、梁安华是两兄弟,自幼就投入到梁荣新门下。

梁安华说:“10岁时,就跟着他老人家学。我的父亲也会做,但比不过他。所以,这些年来,我兄弟俩都是他带着。”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现在,梁安华已学艺有成,不仅芦笙做的好,脑子也转得快。他说:“每年能靠做芦笙挣到2到3万元,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梁荣新的另一名弟子梁应德,更出色。今影村支书梁正远评价梁应德说:“他靠这门手艺,最多的时候能搞到10万多元,算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师傅领进门,弟子冲上阵,甚至冲出村,让今影村在发展芦笙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梁正远说:“2016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45名老师傅、60名学徒动员了进来,带动起24户贫困户共77人。靠着芦笙产业,整村年均创收15万余元。”

合作社实打实地干,每年会不定期组织培训,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上台授课。入社的年轻人,10岁、20岁的都有,不仅免费学,做成一把符合标准的芦笙,还能拿到100元工钱。至于完全不会制作芦笙的贫困户,也可上山砍芦笙竹,带回来一根竹子,可以有3块钱收入。村里还计划着搞一个100亩的芦笙竹基地,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制“芦”巧手 “笙”响古村——访县级非遗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梁荣新

“我们年轻那会,每年农历十月过后,农活干完了,就往榕江、黎平,甚至广西的融水县跑,上门去给一些苗寨、侗寨的人家做芦笙。现在不用了,人家主动来找我们。比如广西融水县的一些苗寨,每年都会来村里订购芦笙,订得多的年份,甚至有上千把。”梁荣新把老花镜摘了下来,说道:“现在我的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使,打铜片、磨铜片已经比不上年轻人利索。以后,得靠他们‘打天下’了。”

岁月易逝,技艺不老。穿行在今影村,总能随处发现巨大的古树,从其年轮中,能让人窥见这个村寨的悠远历史。一座古村,一位老人,一把芦笙,讲述的不只是过往、当下的鲜活故事,更呈示着未来的动人图景。

(本报记者 杨光洪 康莉 王道东)

来源:黔东南微报

相关推荐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和ZHEMARK PR一起在这场高端游艇盛会里, 触摸精英品质生活

  •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安踏马赫4代全新上市,助力"2024安踏马赫游戏"全面弹射升级

  •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

    贵州授予一批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