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目的地
黄果树大瀑布随着这些文字的传播而名扬天下。
最早记载黄果树瀑布的文字
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桢十一年(1637)4月23日到达黄果树地区进行考察,用极其精辟的语言描述黄果树大瀑布的壮美景象,记录于他的《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最早、最精彩从而也是最珍贵的一段记述。清代,是黄果树大瀑布著述最多的时期,往来于滇黔道上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观赏大瀑布,无不竭尽赞美之词,写下的诗文不计其数。黄果树大瀑布随着这些文字的传播而名扬天下。
最神秘的人文遗迹——红崖古迹
红崖古迹(红岩碑,又称红岩天书),位于黄果树风景区晒甲山上,史称“南中第一奇迹”,与黄果树瀑布合称为“黔中两大名胜”,为我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从明代至今,若干中外专家学者亲临考证均无定论,是为“千古之谜”。红崖古迹原迹大多早已消失,有20余种不同的摹本流传于世,何种为真迹,不可确定,又成为“谜中之谜”。1994年在历代摹本中选6种刻于红崖周围,供游人鉴赏。
最早的安顺风情照片
1846年,法国传教士Koty一TcheouChine在安顺市域内应用摄影技术第一次将黄果树瀑布、安顺城东大街、南大街街景、镇宁教堂、黄果树教堂、石头寨教堂、安顺风仪学堂、安顺天主堂男堂、女堂以及安顺大家庭、花江铁索桥、镇宁西街街景、镇宁古驿道、镇宁教堂及教徒、少数民族等记录下来,留下了近160年前安顺的风物风貌。这些陈年老照至今仍珍藏在法国巴黎宗教档案馆里。由数十幅照片印制的明信片作为信息媒体扩散到了世界许多地方,使外域对安顺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最早的黄果树开发建设
1940年暮春,贵州企业公司组织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对黄果树瀑布测量,计划在大瀑布修一个水电站,而后再用此电力建一个小电石厂。幸好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否则将成为千古憾事。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是在60年代,为方便游览,省政府拨款修建280多级石阶直到犀牛滩旁,还修了一座六角亭和望水厅以及开水房等。这些设施文革中损毁殆尽。
最早的“贵黄公路”
本条为网络配图
1926年,军阀周西城主政贵州,开始修筑贵阳至黄果树段省级公路(时称贵西公路),1928年全线通车,全长139.6公里。为纪念这一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周特令金融部门发行纪念银元,面值为一元,币面图案为美国产福特T型轿车,俗称汽车钱。贵黄公路通车,开贵州公路交通之先河。十几年后的抗日战争,贵黄公路作为滇缅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英盟国援华运输大量军需物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的旅游商品
安顺荸荠粉
(荸荠在安顺,写作菩荠读作普击)安顺荸粉制作的食品,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作为皇家贡品。安顺荸荠粉雪白匀净,富有营养,畅销本省及滇、川、湘、桂、粤及两湖诸省。安顺万和斋的荸粉,以曾受到光绪皇帝的赞赏而闻名,其商标五彩铅印,封面有影印大篆“贵州安顺特产”及楷体“精制荸荠贡粉”,封口处为防假冒印上经销者张元吉本人肖像。安顺荸粉早已不再生产。
来源:安顺微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