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里村铁皮石斛扶贫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与周边贫困村签订精准扶贫协议,通过扶贫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农户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帮助周边村庄农民脱贫。
如今,芙蓉江“组组通”公路建设如“阳光般”照进了这个小山村,让芙蓉江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多彩贵州文化旅游研究院项目组首先介绍了规划编制背景情况,与会领导及专家、参会代表就《规划》文本提出评定意见和建议,并宣读评审意见。
荔波县大力实施“锦绣计划”,采取“妇联+公司+绣娘”模式,以集中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指尖技艺增加创收途径。
恒大帮扶新发乡半夏种植产业2018年分红仪式见闻!
12月23日上午,“游黔南买年货助脱贫”2019年黔南州旅游年货节启动仪式在长顺县神泉谷举行。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晓剑、长顺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友军、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谭夔及相关部门负责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汪文学率以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果树学硕士生导师潘学军和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杨成为首的专家团一行8人,冒雨深入黎平县高屯街道猫耳塘村,实地查看土壤情况,为该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2018年到红阳村旅游的12000余名游客中杭州籍有8000余名,红阳村民通过旅游实现直接收入16万余元,综合收入48万余元。
丹寨县宣传部门启动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以“强村帮弱村”的帮扶模式,促进贫困村寨的贫困户及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掌握一门基本谋生手艺,实现家门口脱贫。
滨江区和丹寨县两地协作以来,双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纳入其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以对接、调研、考察、帮扶为内容,带着真情实意、给予真金白银、始终真抓实干,帮扶工作得到稳步推进。